找到相关内容83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曹洞宗禅诗(下)

    洞上古辙》卷上:“把锄是有向、奉,放下锄头是不向、奉。由前向、奉之功,至此顿忘,故曰放下锄头也。”这时已证悟本体,于现象界一切,撒手不顾,在此白云喻现象界缭绕的本体界中,端然而坐,无为闲适。既已泯灭现象界的一切,则枯木吐花于劫外,放出盎然春意;倒骑玉象与麒麟,来去洒脱自如。此时显发妙用,如同木马嘶风,泥牛吼月。参禅者以往的身心,堕在红尘之中,而今则超出尘世,高隐于千峰之外。在这迥超现象界的本体界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1953499.html
  • 真妄二维的简择:唯识学与西方哲学会通新探

    真妄二维的简择:唯识学与西方哲学会通新探  袁经文  唯识学与西方哲学,在对真实和虚妄的认识和界定上有诸多会通之处。唯识学的成立,有赖于对现象界虚幻性的认识和论证,这向来被视为是唯识学的难点。在西方... 二、所缘缘与现象界和自在之物  唯识学将人们直接的认识对象称为“亲所缘缘”;将认识的形成所赖以依托的对象称为“疏所缘缘”。“所缘缘,谓若有法,是带己相,心或相应,所虑所托。此体有二:一亲,二疏。若与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157978.html
  • 从地壳的变动了知国土危脆

    之一,在这由无数星球、星系所组成的浩瀚宇宙中,地球只是其中一颗微尘,人类如同一只小细菌。什么是“永恒”呢?现象界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。有情世间由五蕴所组成,是众生的正报,器世间(依报)是有情所依处之...镜子能现虚像般。若想从现象界中找个永恒,这是心外求法,累劫也见不到本体。当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,而不再执著任何现象界里的一草一木、一沙一土,回光反照,便能迥脱根尘,彻见不生不灭的自性本体──原来当下本具如...

    见驻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4447233.html
  • 执著是众苦之源

    凑泊,缘生缘灭,一切现象随因缘牵动而产生变异,由于因缘瓦解而消散,因此,没有一法可以永远存在,没有一法不仗他缘而独自存在,这就是“空”性。   空性智慧是佛法所称“般若”,般若坚如金刚,为透达现象界...

    刘晓梅(香港)

    |智慧|空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305223302.html
  • 自杀者生生世世皆可能再自杀

    生生世世常在恶道,难以超脱。   奉劝诸位,无论境遇如何不堪,亦切莫自裁以图了结。实则,现象界即为心之影现,若能不计较、不比较、认命、无诤,时时刻刻观照无常,坚持念佛,至死不退,方不致空到人间走一回。 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自杀|等流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09062835746.html
  • 执著是众苦之源

    现象随因缘牵动而产生变异,由于因缘瓦解而消散,因此,没有一法可以永远存在,没有一法不仗他缘而独自存在,这就是“空”性。 空性智慧是佛法所称“般若”,般若坚如金刚,为透达现象界因缘生灭“无实自性”的智慧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3375629.html
  • 问:要以什么心态修习禅定?

    就是平常心,无所得的心,不放逸的心,没有分别的心,不执著的心,无所住的心等等。 禅定的修习是一条漫长的路,而这条路上歧路特别多,只要心态上有所偏差,就偏离了佛陀的教导。也就是慈悲和智慧,禅定的修行整个重点在于心,内在的清净柔软,慈悲和智慧会带来禅定的成长与内心的喜悦。 密勒日巴尊者说过心气无二,心与气是一体的两面,只有不执著的智慧,气脉才会真正的开展,反之太执著气的人,会落人现象界的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3378152.html
  • 浅谈“色即是空”

    。所以,龙树在,《中论》观四谛品中说:“以有空义故,一切法得成,若无空义者,一切则不成。”  “色即是空”,出自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是佛陀对舍利弗尊者讲的。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下,一切物质现象界的“色”法都是由因缘所成,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,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状态,所以一切物质现象界当下、当体为空。“色即是空”,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的运动、变化、发展的哲理。 ...

    释能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0066113.html
  • 佛教与外道的交涉

    。由于梵的幻力而成为有限化的原理,那就是人格的自在神,由于幻力而创造一切的现象界,这便是自在神之创造力;这一被造的现象界,对于最高的梵而言,乃是有限的、非实在的、非精神的;此一现象界的非实在的虚妄性,...知有上梵(这个上梵是本体)产生上智而知最高梵的真实,便说一切现象界是虚妄;由于俗谛的立场,知有下梵(这个下梵是自在神或创造神),产生下智而知下梵的创造,便说一切现象界是实在。  考察这个二谛说的意味,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1951548.html
  • 语言与禅——人类学的诠释

    看水又是水。这裹我们把山水比喻为现象界,而现象界的认识是随人或社会的主观架构而定。结构分析的目的,主要是在从现象界的许多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的认识论中,说明人类文化最终的实在,是可以看到山不是山、水不是...意识境界,提升的办法是设计公案,利用辩证的过程让彼此可以困到潜隐的本心,并归回原来的面目。当禅经过彻悟再间到现象界时,这时的现象界已是再造的乾坤。以前是“心迷法华转”,现在是“心悟转法华”。藉著公案的...

    陈其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1767089.html